龙葵

时间:2025-09-10 14:40:44编辑:本草植物来源:本站当前位置:首页>>植物百科

龙葵 Solanum nigrum L.

一、植物档案

  • 中文名:龙葵

  • 学名:Solanum nigrum L.

  • 科属:茄科 Solanaceae 茄属 Solanum

  • 常见别名:黑天天、野海椒、天茄子、乌疔草、苦葵、老鸦眼睛草、山辣椒、七粒扣、地泡子

  • 花期:5—9月

  • 果期:6—10月

二、形态特征

  • 一年生草本,高20–100 cm;茎直立,多分枝,基部木质化,幼枝被短柔毛。

  • 叶互生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2.5–10 cm,宽1.5–5 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下延成翼,全缘或具不规则波状齿。

  • 聚伞花序腋外生,花3–10朵;花冠白色,径8–10 mm,5深裂,裂片披针形,反折。

  • 浆果球形,径5–8 mm,未熟绿色,成熟后紫黑有光泽;种子扁肾形,淡黄色。

三、分布与生境

  • 全国各省区几乎均有分布,以田边、路旁、菜园、撂荒地最为常见;东亚、欧洲、美洲亦广泛归化。

  • 喜温暖湿润气候,最适生长温度22–30 ℃,耐热亦耐轻霜。

  • 对土壤要求不严,微酸至中性壤土生长最佳,耐瘠薄、耐轻度盐碱。

四、栽培与繁殖

  • 播种:3—4月露地条播,覆土0.5 cm,10 d出苗;幼苗5–6片真叶时定植,行株距30 cm×25 cm。

  • 扦插:6—7月取10 cm嫩枝,去半叶,蘸生根粉后插入湿沙,15 d生根,成活率达90 %。

  • 田间管理:苗高20 cm摘心促分枝;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,每采收2次追施尿素10 kg/亩。

五、营养成分与食用

  • 嫩茎叶含蛋白4.2 g/100 g、维生素C 62 mg、钙240 mg及锌、铁等,两广民间作“苦凉菜”涮火锅或炒食。

  • 成熟黑果可生食,味酸甜,含花色苷、果酸,但一次不宜超过20粒,以免龙葵碱累积。

  • 食用前需沸水焯1–2 min,可去除大部分龙葵碱,降低毒性。

六、中药说明

  • 药用部位:干燥地上部分(夏秋季采收);果实称“龙葵果”。

  • 性味归经:苦、微甘,寒;有小毒;归膀胱经。

  • 功效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利尿通淋。用于疮疔肿痛、淋证、小便不利、咽喉肿痛、癌肿辅助治疗。

  • 用量用法:煎服10–30 g(鲜品加倍);外用捣敷或煎水洗。

  • 使用注意:孕妇忌服;脾胃虚寒者慎用;勿生食青果及过量,以免龙葵碱中毒。

七、现代研究与药理

活性成分主要作用
龙葵碱、澳洲茄碱抑菌、抗炎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
多糖与黄酮增强NK细胞活性,提高机体免疫
皂苷、维生素C抗氧化、清除自由基、护肝

八、常见病虫害与防治

  • 1. 茄二十八星瓢虫:成虫啃食叶肉,幼虫剥食果皮。利用成虫假死性早晚拍打捕杀;卵孵化盛期喷1 %苦参碱1 000倍液。

  • 2. 晚疫病:高湿时出现水渍状斑,迅速扩展。选用抗病品系;发病初期72 %霜脲·锰锌600倍交替喷雾。

  • 3. 青枯病:植株突然萎蔫,维管束褐变。实行水旱轮作;定植前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灌根。

九、园林与环保用途

  • 株型紧凑、果序醒目,可布置于野趣园、药用专类园或阳台盆栽,兼具观赏与采食体验。

  • 对镉、铅等重金属具一定富集能力,可作为轻度污染农田的修复先锋植物。

十、花语与文化

  • 花语:“坚韧、守护、平凡中的力量”

  • 民间称“解毒草”,寓意在不起眼处默默化解危难。

参考文献

  • [1] 国家药典委员会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.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 2020.

  • [2]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 《中国植物志》第67卷. 科学出版社, 1992.

  • [3] 李时珍. 《本草纲目》校点本. 人民卫生出版社, 1982.

  • [4] 药智数据. 龙葵中药材基本信息. http://db.yaozh.com/zhongyaocai/6897634250000027.html [2025-08-14].

  • [5] 百度百科. 龙葵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龙葵/22506982 [2025-08-26].

  • [6] 甜音叶子. 龙葵人称解毒草,开着白色花朵. 微信公众号, 2025-09-08.

  • [7] 宛若芝兰. “肿瘤草”龙葵:抗癌又抗肿瘤的宝藏野菜. 微信公众号, 2025-09-07.

忍冬

榕树

植物百科本月排行

植物百科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