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树

时间:2025-09-10 14:41:20编辑:本草植物来源:本站当前位置:首页>>植物百科

榕树 Ficus microcarpa L. f.

一、植物档案

  • 中文名:榕树

  • 学名:Ficus microcarpa L. f.

  • 科属:桑科 Moraceae 榕属 Ficus

  • 常见别名:细叶榕、小叶榕、正榕、雅榕、万年青、鬼仔树

  • 花期:全年可现隐头花序,盛花期5—7月

  • 果期:8—翌年2月,果熟紫黑色

二、形态特征

  • 常绿大乔木,高15–25(–40) m;具发达板根与悬垂气生根,气根入土后增粗形成“支柱根”,独木成林。

  • 叶互生,革质,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4–10 cm,宽2–4 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全缘;侧脉5–7对,两面无毛,叶柄长1–2 cm。

  • 隐头花序(榕果)腋生,单生或成对,球形或扁球形,径0.8–1.2 cm,表面被白粉;成熟时紫黑色,基部具3枚苞片。

  • 雄花、雌花、瘿花同生于一花序内,依赖专性传粉蜂(Eupristina verticillata)完成授粉。

三、分布与生态

  • 原产华南、台湾及东南亚;国内长江流域以南广泛栽培,北方温室盆栽。

  • 喜光亦耐半阴,耐热耐湿,最适年均温20–28 ℃;耐短时0 ℃低温,低于-5 ℃易受冻。

  • 对土壤要求不严,微酸至微碱均可,以深厚肥沃沙壤土最佳;耐盐碱0.3 %以下。

  • 抗污染能力强,对SO₂、HF、Cl₂及粉尘具吸附作用,为优良城市行道树。

四、栽培技术

  • 繁殖:播种、扦插、高空压条均可;绿化多用半木质化扦插(6—7月),插穗15 cm,带2—3片叶,30 d生根率>90 %。

  • 定植:春季或雨季,穴规格80 cm×80 cm×60 cm,株距4–6 m;栽后设支撑,浇透定根水。

  • 养护:年施复合肥1–1.5 kg/株2次;及时剪除病枯枝、过密枝,保持通风;成年树忌重剪,以免破坏景观骨架。

五、园林与观赏价值

  • 冠大荫浓,气根如瀑,为典型的热带风情树种,广泛用于行道、庭荫、水岸、广场孤植或列植。

  • 可塑性强,耐修剪,适于制作盆景、绿墙、根艺;岭南“榕桩盆景”为国家非遗项目。

  • 提供鸟类越冬食源,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;广州、福州、台北均以榕树为“市树”。

六、中药说明——榕须、榕树皮、榕果

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量
榕须(气生根)微苦、涩,凉祛风清热,活血解毒。治流感、久咳、跌打煎服10–30 g
树皮苦涩,凉止泻痢,止痒疹。治肠炎、湿疹煎水洗或研末外敷
果实微甘,凉生津润燥。治咽喉肿痛、津伤口渴鲜食或捣汁

七、现代研究与药理

  • 1. 黄酮与酚酸:槲皮素、山奈酚清除DPPH自由基,抗氧化能力优于VC。

  • 2. 三萜类:齐墩果酸、熊果酸抑制α-葡萄糖苷酶,具降血糖潜力。

  • 3. 挥发油:叶含β-石竹烯、α-蒎烯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>18 mm。

八、常见病虫害与防治

  • 1. 榕母蓟马:幼虫锉吸嫩叶,致叶面褐斑。悬挂蓝色诱虫板;25 %噻虫嗪3 000倍喷雾。

  • 2. 榕管蓟马:造成叶片纵卷、畸形。保护天敌捕食螨;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。

  • 3. 炭疽病:叶缘出现黑褐色病斑。加强通风;发病初期45 %咪鲜胺1 500倍喷雾。

九、文化意象

  • 花语:“包容、守护、长寿”;气根垂地,寓意“落地生根,开枝散叶”。

  • 福建泉州开元寺千年古榕被尊为“榕树王”,象征国泰民安;台湾原住民视榕树为“祖灵树”,举行祭典。

  • 俗语“独木不成林,唯榕可成景”即源于其“一木成林”的独特景观。

参考文献

  • [1]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 《中国植物志》第23卷. 科学出版社, 1995.

  • [2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《中华本草》编委会. 《中华本草》精选本.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 1999.

  • [3] 华南农业大学. 榕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. 中国园艺文摘, 2020.

  • [4] 百度百科. 榕树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榕树/2206348 [2025-09-10].

  • [5] 甜音叶子. 榕树:一木成林的气根奇观. 微信公众号, 2023-06-15.

  • [6] 宛若芝兰. 榕树:市树背后的文化密码. 微信公众号, 2025-09-09.

龙葵

黄鹌菜

植物百科本月排行

植物百科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