荠菜 Capsella bursa-pastoris (L.) Medik.
一、植物档案
中文名:荠菜(地米菜、护生草、鸡心菜、菱角菜)
学名:Capsella bursa-pastoris (L.) Medik.
科属: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荠属 Capsella
常见别名:地米菜、护生草、鸡心菜、菱角菜、地菜、清明菜
花果期:2—6月(温带地区)
二、形态特征
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10–50 cm;根圆锥状,白色;茎直立,单一或上部分枝,被单毛或分支毛。
基生叶莲座状,匙形或倒披针形,长3–10 cm,宽0.5–2 cm,先端圆钝,基部渐狭成柄,羽状深裂或不规则齿裂;茎生叶披针形,基部耳状抱茎,边缘具缺刻或锯齿。
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小,白色,直径2–3 mm;萼片4,卵形;花瓣4,倒卵形,先端圆,基部成短爪;雄蕊6,4强;子房上位,2室,每室多数胚珠。
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心形,扁平,长5–8 mm,宽4–7 mm,先端微凹,成熟时淡黄色;种子细小,长圆形,黄褐色,长约1 mm,千粒重约0.15 g。
三、分布与生态
世界广布,中国各地均有;生于海拔500–3 000 m的田边、路旁、荒地、林缘、宅旁,耐旱、耐瘠薄,对土壤pH 5.0–8.0均可。
喜冷凉湿润气候,最适年均温8–20 ℃;种子在5–25 ℃均可萌发,为典型的早春先锋野菜。
四、营养成分与食用
成分(每100 g嫩叶) | 含量 | 功能亮点 |
维生素C | 43 mg | 高抗氧化 |
胡萝卜素 | 2.6 mg | 护眼,抗氧化 |
膳食纤维 | 2.8 g | 促肠道蠕动 |
胆碱 | 210 mg | 降胆固醇,护肝 |
五、栽培与繁殖
繁殖:种子繁殖为主,亦可分株。种子发芽适温10–20 ℃,7–10 d出苗;分株于春—秋进行。
野菜化生产:亩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,行距20 cm,撒播覆土0.3 cm,亩用种量0.2 kg;株高5 cm间苗,株距10 cm,年收3–4茬,亩产嫩叶800 kg。
管理:生长期每月追施0.2 %复合肥1次;保持土壤湿润,忌积水。
六、中药与药用价值
药用部位:全草。
性味归经:甘、淡,凉;归肝、脾、膀胱经。
功效主治:和脾利水,止血明目,清热降压。用于痢疾、水肿、淋病、乳糜尿、吐血、便血、目赤肿痛、高血压。
现代研究:含胆碱、乙酰胆碱、荠菜酸、黄酮等,具降压、止血、抗炎、抗氧化作用;对子宫有显著收缩作用,可用于产后出血。
用法用量:内服煎汤15–30 g(鲜品60–120 g);外用鲜品捣敷或煎水洗。
注意事项:孕妇、子宫收缩功能亢进者慎用;生食宜焯水去草酸。
七、野菜烹饪与民俗
1. 荠菜饺子:嫩叶焯水剁碎,与猪肉、香油、姜末拌匀,包饺子,风味清香,为江南春令传统美食。
2. 荠菜豆腐羹:嫩叶与嫩豆腐同煮,勾芡成羹,清淡爽口。
3. 荠菜春卷:剁碎后与粉丝、鸡蛋、香菇做馅,春卷皮包裹油炸,外酥内香。
4. 民俗:江南“三月三,荠菜赛灵丹”,民间有“吃了荠菜,百毒不侵”之说,寓“辞旧迎新、护生祈福”。
八、常见病虫害与防治
1. 白粉病:叶背出现白色粉层。加强通风;25 %三唑酮1 500倍喷雾。
2. 蚜虫:聚集嫩梢。悬挂黄板;10 %吡虫啉3 000倍喷雾。
3. 菜青虫:幼虫咬食叶片。BT乳剂500倍喷雾。
九、花语与文化
花语:“守护、希望、春之信使”。
果形似“元宝”,又名“聚财菜”,寓意“招财进宝、岁岁平安”。
为“清明菜”代表,江南清明前后采嫩叶做青团,寓“辞旧迎新、护生祈福”。
参考文献
[101] 百度百科. 荠菜. 2025-08-20.
[102] 微信公众号(宛若芝兰). 三月三,荠菜赛灵丹. 2025-09-05.
[103] 微信公众号(湘女生活录). 江南荠菜饺子,春天的味道. 2025-08-15.
[104]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. 认识野草花——荠菜. 2025-05-28.
[105] 百度健康. 荠菜的功效与作用. 2025-04-02.
[106] 360Doc. 荠菜——降压护生的春菜. 2025-04-24.
[107] sina.cn. 荠菜:春令第一鲜. 2025-03-3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