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杏 Ginkgo biloba L.
一、植物档案
中文名:银杏(白果树、公孙树、鸭掌树)
学名:Ginkgo biloba L.
科属:银杏科 Ginkgoaceae 银杏属 Ginkgo
常见别名:白果树、公孙树、鸭脚树、佛指甲、飞蛾叶
花期:4—5月
种子成熟期:9—10月
二、形态特征
落叶大乔木,高20–40 m,胸径可达4 m;树皮灰褐色,纵裂;大枝斜展,一年生枝淡褐色,具皮孔。
叶扇形,长3–6 cm,宽4–7 cm,先端2浅裂或微波状,基部楔形,叶脉二叉状,叶缘全缘;叶柄长2–8 cm;春叶嫩绿,秋叶金黄,极具观赏性。
雌雄异株;雄球花柔荑状,长1.5–2.5 cm,下垂;雌球花具长梗,顶端常分2叉,各附1胚珠,仅1枚发育成种子。
种子(白果)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2–3 cm,径1.5–2 cm,成熟时橙黄色,外被白粉,具臭味;种皮骨质,白色;胚乳肉质,淡绿色。
三、分布与生态
原产中国,以浙江天目山、湖北大洪山、重庆金佛山等残存天然群落最著名;现广泛栽培于北纬22°–42°、海拔10–2 200 m地区。
喜光,耐寒(-30 ℃)、耐旱、耐瘠薄,不耐水涝;对土壤pH 4.5–8.0均可,以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佳。
典型长寿树种,寿命可达3 000年以上;抗污染,对SO₂、HF、Cl₂及PM2.5具吸附作用,为优良城市行道树。
四、栽培技术
繁殖:以种子繁殖为主,亦可嫁接、扦插。种子需层积60 d(5 ℃湿沙),发芽率>90 %;嫁接用2–3年生实生苗作砧,春季切接或秋季芽接。
定植:春、秋两季,株距4–6 m;穴规格80 cm×80 cm×60 cm,底施腐熟有机肥20 kg+钙镁磷肥0.5 kg。
水肥:年施复合肥3次(萌芽前、花后、入秋),每次0.5–1 kg/株;旱季灌水保持田间持水量60–70 %。
整形:培养高干形,主干高2.5–3 m,选留5–7主枝,分层错落;雌株需配置5–10 %雄株授粉。
五、营养成分与食用
成分(每100 g鲜叶) | 含量 | 功能亮点 |
蛋白质 | 4.5 g | 植物蛋白源 |
维生素C | 65 mg | 高抗氧化 |
类黄酮 | 2.1 % | 抗氧化、抗炎 |
银杏内酯 | 0.2 % | 改善微循环 |
六、中药与综合利用
药用部位:叶(银杏叶)、种子(白果)。
性味归经:白果:甘、苦、涩,平,有小毒;归肺、肾经。银杏叶:甘、苦、涩,平;归心、肺经。
功效主治:
• 白果:敛肺定喘,止带缩尿。用于痰多喘咳、带下白浊、遗尿尿频。
• 银杏叶: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,敛肺平喘。用于瘀血阻络、胸痹心痛、中风偏瘫、肺虚咳喘。用量用法:白果煎服3–9 g(打碎先煎);银杏叶煎服9–12 g,或制成片剂、胶囊。
现代研究:银杏叶含黄酮、萜内酯(银杏内酯A、B、C),具抗氧化、改善微循环、抗血小板聚集作用;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辅助治疗。
七、园林与生态价值
冠大荫浓,叶形奇特,秋色金黄,为优良行道树、庭荫树、风景林;古老大树常成地标,如西安古观音禅寺千年银杏。
耐修剪,可塑造成灌木球、绿篱;亦适盆景、根艺,是盆景界“七贤”之一。
种子外种皮含银杏酸,具抑菌作用;落叶量大,富含有机质,是优质堆肥原料。
八、常见病虫害与防治
1. 银杏超小卷蛾:幼虫蛀入枝条,致枝枯。黑光灯诱杀成虫;50 %杀螟松乳油1 000倍喷雾。
2. 银杏大蚕蛾:幼虫食叶,暴发时树冠光秃。秋末清园;BT乳剂500倍喷雾。
3. 茎腐病: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。轮作;50 %多菌灵800倍灌根。
九、花语与文化
花语:“坚韧、长寿、永恒的爱”。
佛教“圣树”之一,寺庙常植,象征“涅槃重生”;叶片形似鸭脚,又名“鸭脚树”,寓意“脚踏实地”。
成都、丹东、湖州等市树;古银杏群落成旅游资源,如广西桂林海洋乡、云南腾冲银杏村。
参考文献
[1]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. 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卷. 科学出版社, 1978.
[2] 国家药典委员会.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2020年版一部.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 2020.
[3] 中国知网.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. 中草药, 2021.
[4] 百度百科. 银杏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银杏/2206360 [2025-09-10].
[5] 甜音叶子. 银杏:穿越亿年的活化石. 微信公众号, 2023-11-15.
[6] 宛若芝兰. 银杏:一叶知秋的千年浪漫. 微信公众号, 2025-09-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