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花地丁

时间:2025-09-11 16:16:10编辑:本草植物来源:本站当前位置:首页>>植物百科

紫花地丁 Viola yedoensis Makino

一、植物档案

  • 中文名:紫花地丁(地丁草、箭头草、独行虎)

  • 学名:Viola yedoensis Makino

  • 科属:堇菜科 Violaceae 堇菜属 Viola

  • 常见别名:地丁草、箭头草、紫地丁、独行虎、宝剑草、犁头草、免耳草

  • 花果期:4—9月

二、形态特征

  • 多年生草本,高4–14 cm,果期可达20 cm;根茎短,垂直,节密,生数条白色细根。

  • 叶基生,莲座状;叶片长圆形至狭卵状披针形,长1.5–4 cm,宽0.5–1 cm,先端圆钝,基部截形或微心形,边缘具圆齿,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;叶柄具狭翅,花期长于叶片,果期可长达10 cm;托叶膜质,2/3–4/5与叶柄合生。

  • 花梗多数,细弱,与叶等长或高出;花紫堇色或淡紫色,稀白色,喉部具紫色条纹;萼片5,基部附属物短;花瓣5,倒卵形,距细管状,长4–8 mm;雄蕊5,花药长约2 mm;子房卵形,花柱棍棒状。

  • 蒴果长圆形,长5–12 mm,无毛;种子卵球形,淡黄色,长约1.8 mm。

三、分布与生态

  •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,以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最为常见;生于田间、荒地、山坡草丛、林缘或灌丛。

  • 喜冷凉湿润气候,最适年均温10–20 ℃;耐-20 ℃低温,耐半阴、耐瘠薄,对土壤pH 5.0–8.0均可,以疏松肥沃沙壤土最佳。

  • 早春开花,是典型的“报春野菜”与药用植物。

四、栽培与繁殖

  • 繁殖:种子、分株、根段均可;种子细小,千粒重0.15 g,宜秋播,发芽适温15–20 ℃,7–10 d出苗。

  • 人工栽培:整地时亩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,行距20 cm,撒播后覆土0.3 cm,保持湿润;苗高5 cm间苗,株距10 cm,年收2–3茬,亩产干品150–200 kg。

  • 管理:生长期每月追施0.2 %复合肥1次;注意排水,忌积水。

五、中药与药用价值

  • 药用部位:干燥全草。

  • 性味归经:苦、辛,寒;归心、肝经。

  • 功效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用于疔疮肿毒、痈疽发背、丹毒、毒蛇咬伤、目赤肿痛、喉痹、乳痈、肠痈、湿热黄疸、痢疾、前列腺炎等。

  • 用法用量:煎服15–30 g(鲜品30–60 g);外用鲜品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
  • 现代研究:含黄酮、香豆素、酚酸、生物碱、多糖等,具抗菌、抗炎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免疫调节、抗肿瘤活性;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痢疾杆菌、结核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。

六、经典方剂与配伍

方名组成与功用主治
五味消毒饮金银花15g,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紫背天葵子各6g,加酒煎服疔疮初起,红肿热痛
地丁膏紫花地丁+蒲公英各240g,煎汁浓缩成膏外敷痈疽发背,无名肿毒

七、常见病虫害与防治

  • 1. 白粉病:叶背出现白色粉层。加强通风;25 %三唑酮1 500倍喷雾。

  • 2. 蚜虫:聚集嫩梢。悬挂黄板;10 %吡虫啉3 000倍喷雾。

  • 3. 叶斑病:叶面褐斑。50 %多菌灵800倍喷雾。

八、花语与文化

  • 花语:“坚韧、希望、顽强”

  • 叶形似箭头,又名“箭头草”,寓意“直指目标、勇往直前”。

  • 早春第一抹紫色,被誉为“报春使者”,象征新生与希望。

九、注意事项

  • 体质虚寒、脾胃虚寒者慎用;孕妇、月经期女性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
  • 外用鲜品易致局部染色(紫色),停药后可自行消退。

参考文献

  • [69] 微信公众号(雁阵囊钟). 中药材地丁. 2025-09-03.

  • [70] 绿宝园林网. 紫花地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. 2025-06-05.

  • [73] hanspub.org.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. 2025-05-21.

  • [74] 中医药网.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. 2025-08-28.

  • [77] 绿草堤园林网. 紫花地丁的药用价值与禁忌症. 2025-08-14.

  • [78] 百度健康. 紫花地丁的药用价值与功能主治. 2025-07-15.

绿萝

银杏

植物百科本月排行

植物百科精选